赢在直销网:位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园区,汇集首都技术、人才、文化、政策优势。专为各品牌直销商家量身打造, 致力提供最全面、最美观、快速稳定的网络直销平台。已逐渐成为顾客和直销商家值得信赖的服务平台。欢迎直销商家立即入驻,把握先机,赢得直销未来。
三生公司“安全教育第一课”
发布时间:2014-10-14
这个9月开学季,在贵州省黔西南州义龙新区顶效镇的楼纳村哪叠小学,变化正在悄然发生。对于孩子、家长、学校、志愿者所有人来说,一场三生“安全教育第一课”主题活动,犹如一股清泉,带来一股清新活力。
为关注留守儿童人身安全,提升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手拉手”三生留守儿童关爱行动9月份走进贵州、湖北、四川等地多所留守儿童学校,为孩子们带去这份特别的“开学礼物”。
孩子:在快乐中学习
哪叠小学是三生“安全教育第一课”的第一站。
在留守的孩子里,小英(化名)是不太显眼的一个。与这次浙江宁波来的手拉手小伙伴小忻(化名)相比,同龄的小英在个头儿上明显矮了一大截,或许是每天都要背着装满玉米的背篓的缘故。
安全教育,对于小英来说是鲜有接触的课程,在这之前她的课程表里只有语文和数学。“会不会是很不好玩的啊?”显然,对于自我安全保护知识,就算表现出超出年龄的沉稳懂事的小英,也显得陌生。
当接触过三生“安全教育第一课”的新鲜知识与有趣游戏,小英一下子就表现出了孩子的天真与好奇,“听志愿者叔叔阿姨讲这些真有意思,我就一下明白了很多水呀、电呀、火呀之类的知识。我还跟宁波来的小朋友一起做了有趣的保护水球游戏,水球很脆弱,就跟我们生命一样,需要加倍爱护。”
寓教于乐的安全教育课程,通过精美小道具和互动游戏的方式,带给了孩子快乐,更重要是尊重了孩子们爱玩的天性,在玩乐中春风化雨般向孩子们输送了安全自护知识。
三生“安全教育第一课”,让许多哪叠的孩子都开始学会了自我保护。小康(化名)带着刚结识的手拉手小伙伴小轩(化名),去体验了他每天40分钟上学的山路,这段行程有一个山下隧道,由于积水、照明等问题,隧道中的安全环境堪忧。
“我以前跟大车赛跑,都能跑得差不多快呢。”在小康这个年纪的男孩子总是比较调皮,却不知道这样的玩耍方式很是危险。在安全课上,小康才知道这样是不对的,他说:“以后不敢跟大车赛跑了,也不能靠太近,离电线杆也要远远的,志愿者哥哥跟我说,这些都是很危险的。”
家长:感谢这样的课程
上完“安全教育第一课”,小英就迫不及待打电话告诉了在外打工的父母。小英跟父母已经大半年没见了,这通电话虽然短暂,却也是亲人间难得的交流。
父母告诉小英,要好好招呼城里来的小朋友,好好照顾家里,更重要是好好照顾自己,注意安全,过年就回家一家人团圆。
小英的父母都非常勤劳能干,靠着在外打工的钱,已经在老房子旁边,盖起了一座新房子。但说起孩子的照顾,他们显得无奈,“在外面只要一想起家里就担心孩子的安全,村里环境不好,我们也没能在身边一直看管着孩子。”
听小英说起这次“安全教育第一课”,小英的父母心里满满的是感谢,离家在外打工心里总觉得亏欠了孩子,多亏了学校和老师照顾。这次,又有了三生的志愿者热心地给孩子们教导自我安全保护知识,作为父母,感谢他们为孩子所做的一切。
也有不少当地的家长们,陪着孩子一起体验了“安全教育第一课”。其中一个家长表示,孩子们玩得开心,学习得也快。这种教法真是有道理,原来自己也不会给孩子讲,现在跟着老师一学,加上一些小道具小游戏,也能好好给孩子上一场安全教育课。
学校:专业教育的填补
在哪叠小学,虽然加上幼儿园一共有七个年级,但是学生的总数加起来只有四五十人,老师的总数加起来不到十人。哪叠小学校长贺俐说,留守儿童多的乡村小学,学生也苦,老师也苦。“我们学校条件是不好,我曾经跟一个男老师,俩人挤一张床,一睡就是11年。但是跟其他要解决问题比起来,这不算什么。”
对于贺校长来说,现在最愁心的就是教育水平跟不上。“同样人教版的教材,城里的孩子考90分还嫌不多,我们的孩子考到及格都还有些困难。再拿安全教育问题来说,一直以来我们都没有找到合适的教法,让孩子们学会更好的自我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