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直销网:位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园区,汇集首都技术、人才、文化、政策优势。专为各品牌直销商家量身打造, 致力提供最全面、最美观、快速稳定的网络直销平台。已逐渐成为顾客和直销商家值得信赖的服务平台。欢迎直销商家立即入驻,把握先机,赢得直销未来。
直销在“新常态”下能快速发展吗
发布时间:2015-01-26
直销法规出台后的十年,在过去的2014年,直销行业都有着持续的发展,直销是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的发展起来的,现如今,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慢慢下降,在中国经济增速放慢的“新常态”下,我们的直销行业还能像过去一样快速发展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下吧。
一、“新常态”的“新”反映了直销发展的本质要求。
我们说的“新常态”,其到底“新”在哪里?据我的理解,我认为,“增长奇迹”、“世界工厂”、投资驱动、出口驱动这些伴随了中国多年的旧标签将逐渐成为过去式,而注重创新、注重服务业、注重内需和消费的新的增长模式将逐渐成型、成熟,这正是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核心内涵所在。这样的核心内涵,将是中国经济内涵发展的根本,而此正符合了直销发展的本质要求。
直销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服务业,属第三产业。长期以来,我国国民经济中第三产业的占比份额相当低。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二、三次产业结构调整所致。中国要成为一个真正的经济强国,第三产业如果发展不快是不可想象的。中央提出“新常态”的概念,我的理解就是要适当放缓发展速度,加快发展第三产业,逐步形成注重创新、注重服务业、注重内需和消费的新的增长模式。就直销而言,实际上就是走的这条路子。事实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直销法规实施以来,直销为我国的消费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起到了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重要作用。2014年,我国获得直销经营许可证的直销企业,全年营销额高达1320多亿元,比上年增长25%以上。所以,从根本上看,“新常态”的“新”的确反映了直销发展的本质要求。
二、“新常态”下经济结构调整为直销发展提供了机遇。
进入“新常态”,某些行业的发展会进入“阵痛期”。据我观察,由于“新常态”下原有经济结构不合理,这种“阵痛”已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出现。比如,今年因人民币内升外贬,中小企业发展艰难而停产或半停产,可能出现大量的失业人员,由此而产生的全国就业压力非常大。以包装印刷业为例,进入2014年以来,行业爆发的破产倒闭潮更是将数万人直接进入失业大军。2014年9月和10月,单湖北就有高达56万的农民工返乡。当前劳动力市场供应不足的局面已经打破,2015年春节后,提前返乡的打工者重新奔赴东南沿海打工,将重新出现十多年不见的找工作热潮。全国就业形势严峻,令各级政府十分头疼,纷纷想办法、找出路,以缓解就业率低的矛盾。
我们认为,“新常态”下就业形势严峻,可能为我国直销行业的加快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曾记否,2008年的全球金融风暴殃及中国时,珠三角、长三角很多企业倒闭,数以百万计的下岗失业人员加入了直销行业,加快了直销业的发展,使我国直销行业逆势飘红。2015年的下岗失业的人数可能和2008年相差无几,对于我国直销行业的新发展,无疑又是一个难得的重要契机。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常态”下经济结构的调整,就是我国直销行业发展的难得机遇。
三、“新常态”下直销发展不能“走老路”要有“新思路”。
从经济学角度看,扩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是政府拉动内需的一个重要增长点。这些公共产品和服务,不外乎养老、医疗、教育、文化产业等,都是中国人生活中必需却又是缺口较大的。今后,这些公共服务将越来越多地吸引社会资金与外资参与,中外合作办学、办养老院、办医院也会越来越普遍。在这样的“新常态”下,直销发展一定要有“新思路”,不能再“走老路”。
所谓“新思路”,就是要根据“新常态”下出现的新情况,探索出进一步加快直销发展的新路子来。我认为要在“三个强化”方面理清“新思路”。一是强化服务。过去直销企业只销售产品,而对消费者的服务工作做得很少,因而直销产品在消费者中的口碑大多不是很好。只有认真做好服务,真正把消费者当成“上帝”,才能扩大直销产品销售半径和增加直销产品的销售量。所以,我建议各直销企业要把2015年作为对消费者的服务年。二是强化创新。创新是直销发展的重要驱动。安利o2o的创新模式值得其他直销企业学习。当然,这几年,其他直销企业也在尝试创新,但真正有效果的不多。比如,电子商务运用于直销,我看没有几家是成功的。所以,直销创新必须要考虑直销的基本特性,不能想当然地去“创新”,这样是没有好结果的。强化创新,必须是直销本身的创新,而不是其他。三是强化规范。直销规范是一个老话题,但在“新常态”下这个老话题必须要强化。现在,直销不规范的问题相当严重,这个问题不解决怎么会有“新常态”下的“新思路”呢?所以,强化规范既是直销行业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又是直销要有新路子的必要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