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微信: zxiaocom

加载中...

☏业务合作,微信40930845

商家入驻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 赢在直销网 > 行业动态 > 营养卫士---心脑血管疾病
想了解更多直销资讯,尽在赢在直销网
文章详情页广告

营养卫士---心脑血管疾病

发布时间:2014-02-06

一、心脑血管疾病

所谓心脑血管疾病就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的疾病统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改变,被称为“富贵病”的“三高症”(即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患病率逐年增加。60岁以上老年人中40%~45%患有高血压的同时还患有高血糖或高血脂,根据卫生部2007年统计数字显示,据国外的资料显示,50%左右的糖尿病人合并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多种老年疾病。

二、心血管疾病的危害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即使应用目前最先进、完善的治疗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死亡病因最高的头号杀手,也是人们健康的“无声凶煞”!

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近300万人,占我国每年总死亡病因的51%。而幸存下来的患者75%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40%重残!

我国脑中风病人出院后第一年的复发率是30%,第五年的复发率高达59%。而二级预防做得较好的美国仅为10%。由于我国医疗保险覆盖人群小,脑中风病人的复发率与国际平均水平比要高出1倍!

服用靠药物长期防治脑中风的患者与停药的患者相比,复发率要降低80%以上,死亡率降低90%以上。长期用药超过三年以上的患者80%以上无复发危险,极少数轻复发!

三、心脑血管疾病的成因

饮食习惯

由于长期饮食习惯的问题,饮食中脂类过多,醇类过多,同时又没有合理的运动促进脂类醇类的代谢,导致体内脂类醇类物质逐渐增多;加上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内分泌抗氧化物酶(例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能力减低,导致体内自由基水平升高,使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氧化后沉积在血管壁,久之使毛细血管堵塞,随着时间的推移,脂类醇类物质容易和体内游离的矿物质离子结合,形成血栓。血栓容易在血管的拐角处,或者瓶颈出堆积,钙化。同时血栓越来越多,使血管直径缩小。心脏为了保持足够的供血量,就增加血压,造成高血压疾病。如果血压过高,可能导致血管崩裂。于是产生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如果由于堵塞供血不足,即为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

血管壁平滑肌细胞非正常代谢

心脑血管疾病产生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血管壁平滑肌细胞非正常代谢造成的。众所周知血管组织和人体的其他组织一样在一定周期内完成新陈代谢的过程,但是由于新的细胞组织不能正常的形成,使血管壁本身存在“缺陷”这样就容易产生炎症血管收缩不畅,就像是一条破烂不堪的旧管道,随时都有阻塞或破裂的可能。血管是血液流通的重要通道,同时他也受神经系统的支配,因此神经系统不正常也能够导致供血的紊乱。所以心脑血管疾病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千万不要单纯的考虑血液的变化对血管的影响,要全面地考虑,仔细的分析心脑血管疾病产生的原因,进行多元化的治疗才是最有效和最根本的。

四、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策略

合理膳食

如今,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血管的老化、硬化是这些疾病的主要原因,要预防这些疾病就要保持血管年轻,以维持人体血液运输线畅通无阻,避免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改善。但是有许多人的饮食并不科学,以为大鱼大肉就是生活质量的提高,其实不然。人的健康状况不同,饮食也应当有所不同。建议心脑血管病人养成一下饮食习惯:

1、增加膳食纤维

膳食中纤维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的作用。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的食物主要是粗杂粮、米糠、麦麸、干豆类、海带、蔬菜、水果等,每日摄入纤维量35克-45克为宜。具有降脂功能的常见食品还有洋葱、大蒜、香菇、木耳、芹菜等。

2、多吃鱼肉

3、富含天然大豆磷脂食品

大豆里面富含多种人体必须的磷脂。常吃豆腐、豆芽、豆腐干、豆油等豆制品有益于人体健康,能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磷脂自被人们利用以来,广受好评,大豆磷脂可以抑制肠内胆固醇的吸收,故能降低血液胆固醇和抗脂肪肝的作用。此外磷脂还能促进细胞增殖,使其活力旺盛。主要用于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急、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神经衰弱等。(此文摘自樊得厚【中国药物大全】西药卷大豆磷脂的作用与用途)

4、此外应该适当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取量

脂肪摄入应严格限制在每日不超过30克或占总热量的15%以下。胆固醇摄入量每日应该控制在200毫克--300毫克以下为宜。尽量避免食用高胆固醇食品,如动物的脑子、脊髓、内脏、蛋黄、贝壳类(如:蚌)、软体类(如:鱿鱼、墨鱼、鱼子)。

科学生活

1、加强体育运动每天坚持运动1小时,活动时心率以不超过170与年龄之差,或以身体微汗,不感到疲劳,运动后自感身体轻松为准,每周坚持活动不少于5天,持之以恒。

2、戒烟限酒 长期吸烟酗酒可干扰血脂代谢,使血脂升高。

3、避免精神紧张 情绪激动、失眠、过度劳累、生活无规律、焦虑、抑郁,这些因素可使脂代谢紊乱。中老年人不要长期打麻将、下棋,保持心平气和,尽量少生气。

尽量少服用干扰脂代谢的药物

如受体阻滞剂、心得安、利尿剂、双氢克尿赛、速尿、类固醇激素等,均可使血脂升高。

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征、酒精中毒、胰腺炎、红斑狼疮等,均可干扰脂代谢。

定期体检

定期做身体检查,监测血压、血脂、血糖浓度。老年人应每年做体检一次,并要对血压、血脂、血糖进行监测,尤其在有各种刺激因素时(如情绪的变化、运动量的变化),老年人常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脂类糖类代谢紊乱、血液粘滞度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低,易使血栓形成,故就应到期监测,根据情况及时调整。

五、心脑血管疾病都有哪些症状

心血管疾病

如冠心病的症状(包括心绞痛、心肌梗塞):胸闷、心悸不宁、心慌气短;心率不齐;胸痛、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气紧、晕厥、虚弱、嗳气;胸部刺痛、固定不移、入夜更甚;舌质暗紫、脉沉弦为主症的冠心病心绞痛、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上腹痛、恶心、呕吐;左后背痛、左手臂痛。

脑血管疾病

如缺血性脑中风的症状(包括脑血栓、脑栓塞等)、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失语。或者交叉性瘫痪、交叉性感觉障碍、外眼肌麻痹、眼球震颤、吞咽困难、共济失调、眩晕等。肌体无力、麻木,面部、上下肢感觉障碍;单侧肢体运动不灵活;语言障碍,说话不利索;记忆力下降;看物体突然不清楚;眼球转动不灵活;小便失禁;平衡能力失调,站立不稳;意识障碍;头痛或者恶心呕吐;头晕、耳鸣。

六、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血脂症、血液粘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缺血性或出血性的疾病等。包括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塞、脑梗塞、脑痴呆、脑出血等。

冠心病

全称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心绞痛为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胸闷、心区刺痛、心绞痛、心律不齐、严重时会发生心肌梗塞,造成心力衰竭。猝死,危及生命。

心绞痛

是冠心病的主要症状,是由于急性暂时性心肌缺血、缺氧所引起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胸部压迫窒息感、闷胀、剧烈烧灼样疼痛,一般疼痛持续1-5分钟,心绞痛会加重冠心病的病情,并造成心力衰竭和猝死。

心肌梗塞

是指冠状动脉的某一分支闭塞、血流中断,造成该分支所营养的心肌持久缺血、缺氧,是心脏病死亡的首要原因。其主要症状为:突发时胸骨后或心前区剧痛,且疼痛持续半小时左右,呼吸短促、头昏、恶心、寒战、多汗、脉搏细微、皮肤湿冷等重病病容,严重时会出现晕厥或休克。

脑梗塞

是因脑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并使脑血管堵塞,致使脑部供血、供氧不足。常见症状有头昏目眩、失眠健忘、导致脑痴呆、脑中风,甚至为植物人状态。脑梗塞是脑血管疾病的早期症状。

脑中风

又称脑出血,是一种常见的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属于急性脑梗塞,主要是由于脑部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致使脑血管局部官腔变窄、变脆,并且血管堵死,当血液行至此处时,血流所产生的压力,最终导致血管破裂,引发脑出血。脑出血的后果不是植物人就是死亡。所以,对脑出血的病人要抢救及时。

高血压

高血压兵是以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伴有心脏、血管、脑和肾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性疾病。在我国,高血压病的主要直接并发症是脑血管病,尤其是脑出血。在596例老年人高血压前瞻性27个月随访观察研究中 ,心、脑血管病累积发生率为92.79%,脑血管病累积发生率为76.91%。研究表明,血压越高,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越高。上海市某区15岁以上5456人关于血压与脑卒中发病关系的研究表明,在随访的9年内,高血压病患者发生脑血管病约占整个人群脑血管病发生人数的70%,其中确诊高血压患脑血管病的相对危险性是正常血压者的32倍,临界高血压也高达9倍。权威调查资料表明,高血压患者心肌梗死患病率与冠心病发生率是正常血压者的2.8倍和3.5倍。

高血脂症

还一种常见病症,不仅在中老年人当中发病率高,而且近年来开始“青眯”年轻的白领一族。血脂过高,容易造成“血稠”,在血管壁上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这些沉积物增多、增大,逐渐堵塞血管,使血流变慢,严重时血流被中断。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心脏,就引起冠心病;如果发生在肾脏,就会引起肾动脉硬化、肾功能衰竭;发生在下肢,就会出现肢体坏死、溃烂等。此外,高血脂可引发高血压,诱发胆结石、胰腺炎,加重肝炎,导致男性性功能障碍、老年痴呆等疾病。因此,高脂血症不仅是血脂高一点的问题,起严重性绝对不能忽视。

上一篇:“肠道交通”也该治堵 下一篇:由疾病到康复的调理过程中必须承受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