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转让,微信40930845,先到先得

加载中...

☏转让洽谈微信40930845

商家入驻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 赢在直销网 > 行业动态 > 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
想了解更多直销资讯,尽在赢在直销网
文章详情页广告

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

发布时间:2013-10-13

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

食物与营养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食品生产以及人群的营养与健康状况有了较大的改善。1992年全国营养调查结果表明,我国人均热能日摄入量2328千卡,蛋白质68克,脂肪58克,已达到基本满足人体营养的需要。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以及人群营养知识的不足,致使我国居民中仍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营养不良问题。

国家统计局1992年进行的中国儿童情况抽样调查表明,我国5岁儿童体重不足检出率为10%-20%,生长迟缓检出率平均为35%,个别贫困地区高达50%以上,即全国约有2160万儿童体重不足和4200万儿童生长迟缓。另外,儿童中因铁、碘、维生素A、D缺乏等造成的营养性疾病也较多。这种状况严重影响儿童的健康和智力的发育,甚至导致儿童死亡率的升高,进而将会影响国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收入的提高,膳食结构及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营养过剩或不平衡所致的慢性疾病增多,并且成为使人类丧失劳动能力和死亡的重要原因。据卫生部统计,我国每天约有15000余人死于慢性病,已占全部死亡的70%以上,而且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惊人。

制定合理的营养政策,科学调整食物结构,不仅能有效地控制慢性病的发生,而且能正确地引导我国的食物生产,促进我国居民尽快形成合理的食物消费习惯,最终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1992年12月在罗马召开的全球性部长级营养会议通过了《世界营养宣言》和《世界营养行动计划》,包括中国在内的159个国家的代表作出承诺,要尽一切努力在2000年以前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要实现这一目标,尽快改善我国居民的营养状况,特制定《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 

具体目标

全国人均热能日供给量2600千卡,蛋白质72克,脂肪72克。贫困地区人均热能日供给量2600千卡,蛋白质67克,脂肪51克。

孕妇和儿童的缺铁性贫血患病率较1990年降低1/3。

5岁以下儿童中度和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较1990年降低50%。

基本消除5岁以下儿童维生素A缺乏病。

到2000年,全国消除碘缺乏病。

减缓与膳食有关的慢性病发病率上升的趋势。

增加生产符合国家标准的富含微量营养素的粮食加工品和营养强化食品。

全民食盐加碘。

方针与政策

实行引导消费和鼓励生产相结合的政策,从调整食物生产结构入手,促进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同时引导城乡居民适度消费,使生产结构、消费结构和膳食营养结构配套协调。

继续推行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基本国策,保持人口、环境与食物供给的平衡。

加强对粮食、肉类、水果、蔬菜等食品流通渠道的管理,提高食品保鲜质量,建立合理的流通体系。

加强对食物生产、食品流通、食品工业、营养与健康等方面的人才培养及研究机构和科技队伍的建设,同时加强对各类人员的营养知识培训,促进人力资源的开发。

加强营养科研事业的建设,特别是营养基础科学研究的建设,重点扶持一批营养和食品工业与流通研究所,增强其开展基础研究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能力,大力推广研究成果和促进技术转让。

加强信息工作,促进营养知识尤其是母乳喂养、科学育儿、膳食平衡等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有计划地加强非政府组织机构的参与活动。

策略与措施

将营养目标纳入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计划。

1、将有关营养政策列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各级财政部门应视情况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

2、各有关部门的工作计划要体现与本部门工作相关的营养目标和措施。 

3、各地要依据本计划并结合有关部分的工作计划,因地制宜制定具体的营养改善行动计划,将营养目标列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

预防微量营养素缺乏症

1、卫生部门要针对人群微量营养素缺乏情况,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和建议。

2、制定微量营养素缺乏病防治规划。 

3、落实全民食盐加碘措施。 

4、食品工业生产和加工部门要适应广大消费者需求,发展具有优势的营养强化食品和粮食加工品。居民家庭菜园应大力提倡种植富含微量营养素的蔬菜。

5、对3岁以下儿童实施补充维生素A的干预措施,由卫生部门在试点基础上扩大实施范围。

6、加强防治儿童佝偻病。

保护处于困难条件下的人群 

1、采取有效行动,保障遭受自然灾害人群的食物供应。

2、对老年人营养予以足够重视。供应营养丰富的膳食并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健康状态人群的需要,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降低营养缺乏性疾病的发生。 

3、有关部门制定帮助残疾人改善营养的计划。

加强营养人才培训及营养教育

加速培训营养人才,在办好正规的高等和中等医学院校有关营养类专业教育的同时,通过各种形式发展营养学教育,逐步在农业、轻工、商业、粮食等院校开设有关营养科学课。 

加强培训在职营养专业人员,制定培训计划和作出相应的规定,使营养人才得到合理的使用。

有计划地对从事农业、商业、粮食、轻工、计划等部门的有关人员进行营养知识培训。

将营养知识纳入中小学的教育内容。教学计划要安排一定课时的营养知识教育,使学生懂得平衡膳食的原则,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将营养工作内容纳入到初级卫生保健服务中,提高初级卫生保健人员的营养知识水平,并通过他们指导居民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当地食物资源改善营养状况。

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广泛开展群众性的营养宣传教育活动,推荐合理的膳食模式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纠正不良饮食习惯。

评估、分析和监测

1、在现有卫生防疫机构内,设立营养监测系统和营养监测与信息中心,所需人员内部调剂解决,完善营养调查和评估制度,为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2、各地根据具体情况,将营养指标纳入本地区经济发展统计指标体系。

3、卫生部和国家统计局在做好年度监测的同时,每5年和10年分别组织一次全国中等规模的营养抽样调查和较大规模的抽样调查或普查。

组织与领导

国家计委、国家教委、国家科委、民政部、财政部、农业部、国内贸易部、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广播电影电视部、卫生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中国轻工总会、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等单位协同组织实施本计划。卫生部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上一篇:提高免疫力遵守4大原则 下一篇:中国 医疗、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