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直销网:位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园区,汇集首都技术、人才、文化、政策优势。专为各品牌直销商家量身打造, 致力提供最全面、最美观、快速稳定的网络直销平台。已逐渐成为顾客和直销商家值得信赖的服务平台。欢迎直销商家立即入驻,把握先机,赢得直销未来。
真菌
发布时间:2013-12-13
真菌区别于动物、植物,是不同于细菌的一类微生物。我们这里所说的真菌主要是指食药用菌,它是一大类具有大型子实体的高等真菌。食药用菌是食用真菌与药用真菌的合称。食用真菌是指供人们食用的—类高等真菌,如香菇、猴头菇、鸡腿蘑等;药用真菌是指可供入药的一类高等真菌,如灵芝、冬虫夏草等。食用和药用真菌并无严格的界限,既可作为美味可口、营养丰富的菜肴,又具有很高的医疗保健价值。
真菌的保健价值
食药用菌是一种中性的保健食品,适合各类亚健康人群服用。食药用菌含有很多对人体有保健作用的有效成分,如真菌多糖、腺苷、嘌呤、嘧啶等成分,有的还含有三萜类、甾醇类、黄酮、牛黄酸、内酯、有机酸等有效成分。这些成分特别适合人体需要,对人体有极高的保健价值。食药用菌的这些成分具有独特的保健作用,如抗肿瘤、调节免疫、降血脂、降血压、提高机体抗疲劳能力等,且没有毒副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自我保健意识越来越强烈,人们的追求已从“但求无病”转向“健康、长寿”,并进一步提高生命质量。因而,寻找并开发天然、有效的保健珍品,就成了当代保健科技人员的新使命。源于自然,功效卓著且无毒副作用的食药用菌很自然地进入了科技工作者的视线。开发、应用大型真菌已成为21世纪保健事业中的—个新起点。
美罗国际采用倪宗耀教授30年研究成果,运用液体深层发酵生物技术生产真菌菌丝体,全面取代真菌子实体,成为中国首家应用真菌菌丝体生产保健食品的企业,在国内外真菌多糖保健品领域均具有主导地位。倪宗耀教授发明的灵芝菌丝体生产技术,在世界上首次把灵芝菌丝体作为食品使用。这项发明开辟了真菌多糖领域的新纪元,使灵芝多糖技术在经历了子实体、孢子粉时代后,正式进入菌丝体提取多糖时代。专注于人类健康领域的拓展,将自然与健康科学化.
《本草中的真“菌”子实体》药用菌、灵芝、阴虚、气虚
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院长王耀献
《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关于赤芝、白芝、青芝、黑芝、茯苓、木耳等药用菌的记载,并列为上品,有“增智慧、不忘,延年益寿”的功效。在《本草纲目》中所记载的药用菌已经达到32种。事实上,现在菌类药已经上百种,成为人类防病治病的新的药源。
从5月28日到6月1日将连续5天为您播出《本草中的真“菌”子》系列,告诉您中药当中独树一帜的菌类药对我们人体都有哪些帮助。
说到菌类药就一定要说这类药里最著名的灵芝了。
在《神农本草经》中,灵芝被列为上品,性甘平,入五脏,调气血,和阴阳,平补五脏,扶助正气,与其他药比,“诸药为各病之药,灵芝为百病之药”,而且无毒副作用,可以长期服用。现代研究也发现,灵芝之所以在抗肿瘤方面有着良好的辅助作用,正是因为它有着很好的“扶正气”的功效。
很多人常常饮食过度,过食油腻,或者盲目节食,熬夜,情绪郁闷,不舒畅,劳累,再加上自然环境恶化,各种污染辐射,使得人体正气日益亏虚,也就是老百姓说的抵抗力差,正如《内经》所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如果一个人处于“一身正气”、“阴阳平衡”的状态,是不会得病的,而一旦“正气虚则成岩”,中医没有肿瘤这个词,肿瘤相当于中医里讲的积、聚、岩,肿瘤多在正气虚的时候悄无声息地生长。
肿瘤必伴随正气虚,而正气虚不一定得肿瘤,毕竟与常见病相比,肿瘤还是少见病。像亚健康的人群那么大,这些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正气虚的表现,比如气短、乏力、抵抗力下降、爱感冒、五心烦热、自汗盗汗、口干等,这些小信号,可能提示我们身体存在正气虚状态,大家可千万别忽视。
节目当中针对灵芝的特点,主要为您介绍两种虚的典型表现。
如果您对照这些表现感觉有些气虚,那您可以用灵芝益气汤
黄芪擅补气,为补气药之帅,灵芝,入五脏,平补五脏,借黄芪补气之力,以补五脏之气。气够用了,就有劲了,气足了,就能够防御外泄了,不容易感冒了。
灵芝针对阴虚的特点也是可以有所帮助的。
女贞子色黑入肾,其形如肾,益肾阴而固五脏之阴,借灵芝平补五脏,以补五脏之阴。阴液足了,不容易上火了,就不烦躁了,口也不干了。
冬虫夏草,这味并不陌生的名贵中药,它到底是虫还是草呢?其实它既不是虫,也不是草,而是一种菌,王院长在节目中风趣的把它比喻成“有一种虫,感染了一种菌,得了一种病,这种病就叫冬虫夏草病”。
说起虫草,我们不得不说说它的价格。在街上,我们经常能看到“高价回收虫草”的广告牌,不免有些人会质疑,虫草怎么越来越贵呢?小小一根虫草真的值那个价钱吗?关于价格,我们暂且不下定论,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真正的冬虫夏草。
有人说冬虫夏草是大自然造化的宝物,因为它从生到长的过程,处处彰显着“传奇”的特性。虫草形成过程,由虫到草,由动到静。中医把一切事物都划分出阴阳,虫为阳,草为阴,动为阳,静为阴,地上为阳,地下为阴,它的形成是阴阳两界的跨越,最后的形状是动物植物一体,动静结合,兼四季属性于一体,阴阳特性全兼纳,所以清朝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写道:“夏草冬虫,功与人参同,能治诸虚百损,以其得阴阳之气全也,药性温和,老少病虚者皆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