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直销网:位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园区,汇集首都技术、人才、文化、政策优势。专为各品牌直销商家量身打造, 致力提供最全面、最美观、快速稳定的网络直销平台。已逐渐成为顾客和直销商家值得信赖的服务平台。欢迎直销商家立即入驻,把握先机,赢得直销未来。
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拐点将现
发布时间:2013-11-20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就出现了“由升转降”的拐点。
相比之下,我国目前心脑血管病发生率仍在逐年上升,在未来20年里,我国40岁以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人数预计还将增长2-3倍。
据相关预测,即使采取干预措施,也要到2020年中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才会出现拐点并逐步下降。
如何推动我国心脑血管疾病事件的拐点早日到来,已成为我国公共卫生领域,尤其是慢病防控领域的重大课题。
慢病防控:从根本上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以其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及逐年递增的医疗费用成为严重影响我国国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我国目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约300万人,占我国每年总死亡人数的三分之一,平均每10秒钟就有1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其中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以及吸烟、肥胖等已经成为心脑血管事件的主要危险因素。
为了遏制中国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的趋势,推动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拐点”早日到来。在卫生部医政司的倡导下,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共同发起的“中国血管健康工程”于日前正式启动。该工程将由大规模的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筛查、诊疗标准改进、医生继续教育、患者教育、疾病管理和公众疾病知识宣传等多个项目组成,旨在探索和建立适合中国人群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全程管理体系,从而提高国人血管健康水平。
其实,我国政府早已开始重视包括心脑血管疾病在内的慢性病防控。卫生部部长、中科院院士陈竺在“2011中国慢性病防控论坛暨中国健康促进联盟成立大会”上,就曾用“井喷”来形容中国慢性病防控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对此卫生部医政司综合处处长樊静认为:关键是要针对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现状,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慢性病防控策略。这一策略应由政府主导、动员全社会各方面参与,共同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中国血管健康工程”就是一项关乎全民健康的重点工程,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中国总死亡人数的80%。其中,心脑血管疾病是中国人群的首要死亡原因。加强慢性病防控,可从根源上最大限度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对此,中华预防医学会卒中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王拥军教授认为,心脑血管疾病是典型的慢性病,既有急性期治疗的任务,又有长期慢性病防控的任务。所以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控需要疾控中心、社区和全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
据悉,“中国血管健康工程”将在全国各地开展血脂异常等心脑血管疾病高风险人群的大规模筛查、赤橙黄绿血脂危险分层实践行动、脑卒中医疗质量控制、从医院到家庭全程疾病管理等一系列活动。此外,该活动还将通过全民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教育,更加科学有效地向广大群众普及胆固醇与血管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心梗和中风以及常见心脑血管疾病自我居家管理的健康知识,提高公众对于常见“三高”心脑血管高危因素,特别是对最易被忽视的危险因素——高胆固醇的重视,提高血脂异常的诊断率和治疗率,促进全民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识别和干预,同时倡导公众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最终推动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控事业发展。
狙击祸首:别让高胆固醇侵害心脑血管
目前造成中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主要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经过我国政府及医务工作者多年的努力,高血压和高血糖的防控得到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对于高血脂的管理,市民的重视程度却明显不足。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会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及心脏中心主任霍勇教授告诉我们,胆固醇升高是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上升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虽然控制胆固醇长期以来一直是医疗工作者所关注的,但是却最易被大众所忽视。
对此,王拥军教授认为:要远离高血脂的侵害,关键是要提高防治意识,改变“三低”现状。“三低”即大众对“胆固醇”这一心脑血管疾病高风险因素的知晓率低、血脂异常和高血压的诊断率和规范治疗率低。同时,在冠心病和脑卒中的防治中,还存在他汀类等二级预防药物使用不足的情况。这些都是我国心脑血管疾病防治领域日益凸显的问题。
随着我国人群胆固醇水平的不服务业信息网断攀升,胆固醇增高已成为造成国人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以北京为例,1984-1999年冠心病死亡的增加,其中77%归因于胆固醇水平的增高。因此要重视高胆固醇的监控和防治,其中的关键是要提高公众对高胆固醇危害的知晓率及接受干预治疗的依从性。一旦发现胆固醇偏高,一定要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必要时给予药物治疗。
除了公众对于胆固醇“三低”的认知问题外,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诊断率和规范治疗率依旧偏低。据一组中美两国数据对比显示,我国人口血脂异常的诊断率只有11%,比美国低了近40%;治疗率低了20%;我国高血压诊断率和治疗率均不到美国的半数。此外,我国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也处于较低水平。相对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现状,患者在疾病规范诊疗方面却出现了认知脱节现象,且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危害及防治的认知不足,这些都导致患者延误了及时控制病情和治疗的时机。
此外,目前临床治疗上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很多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未能长期、充分地坚持他汀类药物治疗。在全国很多地区,当胆固醇水平降到化验单上的“正常值”之后,患者就会随意停药,殊不知,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尤其是胆固醇的控制需要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一旦停药,治疗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因此,建议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要坚持长期、充分地使用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