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转让,微信40930845,先到先得

加载中...

☏转让洽谈微信40930845

商家入驻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 赢在直销网 > 行业动态 > 不要盲目听从保健食品吹广告宣传。
想了解更多直销资讯,尽在赢在直销网
文章详情页广告

不要盲目听从保健食品吹广告宣传。

发布时间:2013-12-26

9、不要盲目听从保健食品吹广告宣传。
     (1)保健食品不是药品,所以国家规定保健食品不得宣传疗效。当你遇到“XX口服液”、“XX精”等声称能治疗心血管疾病、肝胆疾病、胃病等时,它绝对是在骗您。我国《保健食品管理办法》对保健食品的定义是:适宜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如果您感觉身体不适,首先应就诊问医,明确诊断,要是自己盲目服用保健食品,很可能掩盖病情,延缓治疗,影响健康。
     (2) 绝大多数保健食品中都有1种功能,近年批准的保健食品最多只能有2种保健功能。。据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对1 528种保健食品的统计显示,不足15种产品具有2种功能,95种产品具有3种功能,有4种产品具有5种功能。保健食品评审委员会也不提倡一种产品多种功能的做法。所以对声称包治百病、功能很多的保健品要小心选购。
     (3)保健食品只适宜特定人群食用,要对症选购。选择保健食品一定要针对自己的症状,否则不但不能调节机体功能,反而还会产生副作用。我国《保健食品管理办法》规定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等应明确标出适宜人群,当该产品不适宜某类人群时,应在“适宜人群”之后,标示不适宜食用的人群。其字体应略大于“适宜人群”的内容。那种“我家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我都吃XX保健品”的广告,是明摆着欺骗消费者。
     (4) 保健食品不是营养品,不能盲目作礼品送。人体需要的营养素有很多,如水、蛋白质、脂肪、糖、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品一般都富含这些营养素,人人都适宜。如牛奶富含蛋白质、脂肪和钙等物质,其营养价值很高,人人都适宜喝。而保健食品是具有特定保健功能、只适宜特定人群的食品,其营养价值并不一定很高。所以,千万不能认为有保健食品“保驾”,营养就不成问题。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素只能从一日三餐中获得,绝对无法从保健食品中得到。
     (5) 七成以上的保健食品存在着虚假宣传。中国消费者协会与中国保健科技学会对保健食品宣传内容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有70%以上的保健食品存在着虚假宣传、夸大宣传现象。据悉,中国消费者协会与中国保健科技学会于2000年3~6月从北京、山东等地对部分经销保健食品的商店、专柜的宣传内容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宣传内容符合法律法规的占26.5%,而对产品功能进行了虚假宣传的占42.1%;另外,没有经过卫生部批准,擅自宣称产品具有保健功能的占31.4%。从调查情况看,目前保健食品虚假宣传主要表现为几种形式:无中生有;擅自增强产品功能;宣传疗效或辅助治疗功能,暗示疗效;“营养素补充剂”产品宣传保健功能;以中医理论解释产品进行误导;没有卫生部颁发的卫生批号,违法宣传其产品具有某种“保健功能”等等。为此,中消协建议消费者掌握以下策略识别虚假宣传:查看拟选购的保健食品有无卫生部批准使用的保健食品标志和卫生部的批准文号;凡声称有治疗、辅助治疗、保健、预防作用需口服的产品,应有“药准字”或“药健字”批准文号;具有保健、预防作用的,应有“卫食健字”的批准文号;不要相信广告里的绝对性用语;不要轻信明星大腕的宣传;不要信“穿白大褂”的广告语;不要相信任何百分比;不要听信《电视直销》栏目中没有卫生批号的“保健品”的宣传;不要轻信美容院兜售的“美容”保健食品。
10、进口保健食品是否适宜中国人健康的需要。在进口的保健食品中以美国的产品最多,占60%以上,其他国家为加拿大、新加坡、日本和瑞士等共12个国家和2个地区(香港和台湾)的产品。进口保健食品中以多种维生素或多种矿物质以及二者均有的混合营养素片或胶囊、西洋参、鱼油及其提取物DHA、EPA、多不饱和脂肪酸、甲壳质、大豆磷脂和褪黑激素为主。以维生素和矿物元素等营养素为主的保健食品,多以丸、胶囊或片剂形式的商品出售。常见的有多种多样的钙片,单一的或多种复合的维生素片等。这类产品的说明书和标签上不声明该产品具有任何的保健功能。但这类产品对某些人群的健康具有保护和促进作用, 此类产品中各种维生素以及矿物质的配比并不一定符合我国人民的膳食特点及需要。因此进口的此类产品尚需要调整配方和剂量才能适宜中国人民健康的需要。
上一篇:长期服用维生素C的危害 下一篇:不吃早餐的7大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