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转让,微信40930845,先到先得

加载中...

☏转让洽谈微信40930845

商家入驻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 赢在直销网 > 行业动态 > 健康大本营—胃肠道微生态_附慢性病肠源学说
想了解更多直销资讯,尽在赢在直销网
文章详情页广告

健康大本营—胃肠道微生态_附慢性病肠源学说

发布时间:2013-06-23

要想征服威胁人类健康的各类慢性病,首先要建立起健康的大本营,对抗各类慢性病的侵袭,这个大本营就是胃肠道微生态。因为一方面胃肠道微生态平衡是人体健康的根本保障,是人体免疫的根据地;另一方面胃肠道微生态失衡又是慢性病产生的源头,是各类病菌滋生的温床。建立健康大本营,就是要让益生菌在胃肠道微生态中取得绝对优势,让胃肠道重新担负起人体健康掌舵者的使命。

那什么是胃肠道微生态?为什么胃肠道微生态对于防治慢性病又如此之重要呢?

一般认为,慢性病产生的因素有以下几点:现代生存环境的变化、现代社会生活的压力、不良的生活习惯、医源性疾病与药源性疾病增加、衰老等。但是,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到我们的健康,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会慢慢出现各种疾病?为什么一不小心吃错东西就会患上各种疾病?为什么吃一种药反而会增加另一种疾病?这些问题的答案要从微生态说起。

诺贝尔生物奖获得者里德伯格认为,人体是一个“超级生物体”,因为人体由人的细胞基因组和微生物基因组共同构成,二者相互影响,共同作用于人体的免疫、营养、代谢和遗传过程。

健康小知识:

从细胞的角度看,人体是一个由人的细胞和共生微生物细胞共同构成的复杂系统。从基因的角度看,人体内有两个“基因组”:一个是从父母那里遗传来的人体细胞基因组,叫做“第一基因组”,其基因数量为2万多个;另一个则是人体内多达1000多种共生微生物的遗传信息的总和,叫“微生物组”,也可称为“元基因组”,它们所编码的基因有100万以上。

 

健康小知识:

祖国传统医学早已认识到肠胃系统对于健康的重要性。认为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中医讲的“脾”,或者“脾胃”,不是现在讲的脾脏或者胃,而是泛指人体的整个消化系统,其中主要包括胃肠道等重要器官以及消化系统的功能。脾胃功能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人体生命的盛衰。脾胃功能好,则人体营养充足,气血旺盛,体格健壮;脾胃虚弱,则人体所需营养不足,以至身体虚弱,影响健康和长寿。因此,肠胃很重要,保肠胃,就是保性命!

 

人体共生微生物的存在形成了人体的微生态环境,主要包括口腔、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和皮肤5个主要微生态系,而这些微生物菌群可以粗略地分为:有益菌、有害菌和利害均备菌。如果有益菌的数目超过有害菌,能够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人体就会健康;如果人体内的有害菌超过了有益菌,有害菌杀灭有益菌,就会造成菌群失衡,人体就会产生疾病。因此,从根源上讲,人体的健康来自体内微生态的平衡,其中最重要的是胃肠道微生态平衡,因为80%的人体共生微生物生活在胃肠道里,称为“胃肠道菌群”,人体免疫系统的稳定也有赖于胃肠道菌群的平衡。

 \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及各种因素对胃肠的影响,人体益生菌数量会不断减少。人在婴幼儿时期肠道内的益生菌占细菌总量的百分比可高达98%,青少年时期减少到40%左右,中年时期降为10%—15%,65岁之后就不到5%了。益生菌数量太少就不能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就会引起肠道菌群失衡,进而引起各种慢性炎症,这种低度的、全身性炎症产生炎性因子,炎性因子随着血液流动影响人全身的细胞,会使人出现萎靡不振以及种种不适症状。长期、低度的炎症,就可以破坏人的细胞的很多机能,例如使胰岛素受体失活就会出现糖尿病,或者血管壁受损,开始堆积胆固醇,就会出现血栓。在慢性炎症的打击下,各种慢性病就会出现。这就是上海交通大学赵立平教授提出的慢性病的肠源学说。

 \

在肠道菌群失衡造成的慢性炎症状态下,有害菌产生的很多有毒、致癌的代谢物,进入血液,可以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功能,甚至诱发癌症。近20年的大量研究表明,人体内的低度、全身性的慢性炎症是肥胖、糖尿病、冠心病、衰老和老年性疾病以及很多癌症的重要诱发因素。肠道菌群结构失调,各种有害细菌上升,作为保护肠屏障的有益细菌下降,导致毒素进入血液,造成了体内慢性炎症的发生,引起细胞毒害、基因突变、免疫紊乱,从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癌症和其他慢性病发生。

 

科学小知识:国际前沿医学理论——慢性病的肠源性学说

1.2010年9月,上海交大赵立平教授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生物技术杂志》(《Journal of Biotechnology》)上率先发表了这一理论。

2.2010年6月,在国际顶级科学杂志《自然》(《Nature》)杂志上,赵立平教授发表文章指出肠道菌群基因组是人类重要的“第二基因组”。

3.2011年5月,在世界顶级生物科学会议——第111届美国微生物学会年会开幕式上,赵立平教授依据这一理论介绍了用中医药食同源调节肠道菌群预防慢性病的方法,得到了全世界1万多名与会专家学者的认同和好评。

4.自2006年以来,世界众多著名科研机构如美国华盛顿大学、法国国家医科院、英国帝国理工大学、荷兰TNO医学实验室及上海系统生物医学中心的科学家们,分别以各种不同的实验为这一理论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以肠源学说为理论基础,融合中西医精华的人类系统生物学工程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并将成为继人类基因组工程后,国际科学界又一大系统工程,给人类健康和疾病预防带来革命性影响。

因此,要防治慢性病就要维持胃肠道菌群的平衡,让有益菌群占据健康的战略要地——胃肠道微生态,将抗击慢性病的根据地发展壮大。

专家提示:

“益生菌是人体的营养生产和转化的工程师和技师,同时又是人体肠道第一道预防屏障和免疫屏障的参与制造者,又是三流即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参与者。人体的健康与疾病,疾病康复,健康长寿无不与人体肠道微生态平衡密切相关。所以中国中医药文化的药食同源、养生学、阴阳平衡与人体微生态平衡紧密相关,微生态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医药理论、养生学以及现代的营养学一起共同揭示了人体健康的奥秘,其微生态平衡理念与阴阳平衡、药食同源互应,协同、指导着人类的健康。”

上一篇:慢性病——威胁人类健康的大敌 下一篇:食疗养生:4个补血食疗方补出红润好气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