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直销网:位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园区,汇集首都技术、人才、文化、政策优势。专为各品牌直销商家量身打造, 致力提供最全面、最美观、快速稳定的网络直销平台。已逐渐成为顾客和直销商家值得信赖的服务平台。欢迎直销商家立即入驻,把握先机,赢得直销未来。
中国健康产业发展现状
发布时间:2013-12-2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工业的发展,我国食品的种类和品种在不断地增加。人们对食品的要求已从满足温饱逐渐过渡到希望通过食品达到更好的健康状况,我国健康产业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
健康产业也称为HT(Health Technology)业,是医药保健行业的简称。从狭义上讲,健康产品包括保健食品(营养品、功能性食品、饮品、纳米食品、强化食品、绿色健康食品、天然果蔬汁、微量元素制品、保健茶、功能性有机茶、各种美容保健食品、保健酒类等)、药品、化妆品等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消费品,而广义上的健康产品还包括医疗器械、健康电器等相关产品,这种产业划分的方法已取得业内人士的共识,这里所要探讨的是狭义上的健康产业。健康产业本是一个持续走强的优势产业,或者说“黄金产业”、“希望产业”、“朝阳产业”,然而刚刚起步就面临着巨大的潜在危机,甚至成为“问题产业”。据相关统计资料,我国共有药品生产企业6000多家,每年1500多亿元的消费市场;保健食品生产企业3000多家,每年超过500亿元的消费市场;全国有12万家连锁药店,拥有不到20%的药品市场份额,整个健康产品市场处于一个“春秋战国”时期。
1、我国健康产业发展现状
全球健康食品目前已占整个食品销售的5%,达1000亿美元。目前,我国年销售额也近600亿元人民币。专家预测,到2010年,中国保健食品年销售额将达1200亿元人民币。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3000多种保健食品通过了卫生部审批,其中仅免疫调节、调节血脂和抗疲劳三项就有1449项,占63.60%。目前,保健食品的审批已由卫生部移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1)保健食品的形态
我国保健食品以非传统食品形态为多,主要有:胶囊(软、硬)、口服液、片剂、冲剂和酒等,如万基洋参、金日洋参都用胶囊和含片两种剂型,脑轻松和昂立1号采用胶囊和口服液,这些剂型产品占了近70%;保健食品以一般食品形态有:罐头、糖、醋、饼干、蜜饯等,这些剂型产品占了近30%。
(2)主要产地分布
国产保健食品集中在广东、北京、江苏、山东、上海、湖北、陕西等地区,这七个省市的产品共1227中,占国产保健食品的56.23%。
(3)保健食品行业的销售状况
近十年来,我国保健食品的发展十分迅速。据2001年3月26日在上海召开的保健食品科技与发展国际研讨会的报道,我国保健食品1998年销售额为250亿元,2000年销售额近500亿元,平均年增长率为15%,保健食品企业从业人员22.7万人,全国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共1013家,约占全部工业企业的0.08%。尽管保健食品企业在我国工业企业中所占比例不大,经营状况也并不十分理想,但是,保健食品毕竟已从极少数零散企业发展成为初具规模的新兴行业,其成长过程中的成功和失败,都将成为今后研究保健食品行业持续发展的宝贵经验。
(4)主要种类概况
我国保健食品市场繁荣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产品种类丰富,不仅在选用食药上,而且在产品的种类上,可以说是全方位开发。主要有:各种保健酒、保健茶、保健饮料、保健醋、以及糕、粉、米面食品、含片、营养液、口香糖等。又如国际上流行的鲨鱼软骨、鱼油、螺旋藻、褪黑素等,我国也有许多产品出现。
2、影响我国保健食品行业发展的因素
(1)市场的拉动因素
拉动市场的决定因素是消费者,消费者的需要和关注程度;消费者对一个产品接受程度(包括价格与性能比);该产品对消费者健康效应的大小;食用科学等等,是拉动市场的重要因素。
通过对消费者进行了影响消费的原因的问卷调查,有65.8%的消费者因保健食品品种多难以选择而不购买保健食品,有60.1%的消费者因为自己的收入低且保健食品价格高而不买保健食品。影响保健食品消费的因素还有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对有关保健食品的知识的了解程度、食用保健食品的主观效果以及保健食品的管理状况等。其实对消费者来说,非常需要很好的保健食品,关键就是被骗怕了,现在50%的消费者买保健食品一般是为了走访、送人,另一半是自己消费。
(2)制约保健食品产业发展的三大瓶颈
无论从总体发展水平还是从经济运行质量上考察,中国保健产业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专家认为,首先是保健食品市场正处于严重的信誉危机时期,且这一危机一直伴随着保健产业发展的全过程。由于一些企业的粗制滥造、夸大宣传和违规经营,一次次的被政府通报和媒体曝光,使保健食品在广大消费者心目中的信誉度不断降低,消费者不仅对保健食品的功效宣传产生了怀疑,而且对其使用的安全性也大有疑虑。
其次是产品低水平重复开发和申报。由于保健食品审批程序及技术要求与药品审评政策相比宽松一些,加之一些企业投机心态严重和缺乏科技投入,将健康产业仅仅作为以获取第一桶金子完成资本原始积累为目的,盲目跟风仿造,不注重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造成大量低水平产品的重复开发和申报,导致一些企业在经营上出现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第三是企业经营陷入同质化恶性竞争。现在多数产品配方及功效成分的相似性,尤其是保健功能及适用人群的相似性,造成了企业同质化过度竞争,最后发展到为了生存不择手段的恶性竞争。
要突破制约我国保健食品产业发展的三大瓶颈,使其走出低谷,除了加强企业自律和市场监管之外,最根本的出路是增加保健食品的“科学诚信度”,不是信口开河,也不是人云亦云,而是由医疗及权威科研机构对保健食品进行科学研究与评价,为消费者正确选择和使用保健食品提供一个有科学实证的决策(购买)依据。使消费者从对保健食品正确认识中获益,从而提高生产企业的信誉度,达到重振中国保健食品市场的目的。
(3)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促使了保健食品的向前发展
国际保健食品市场的迅猛发展,自有其独特原因。一般认为是世界经济环境的持续改善、长期稳定使然,其实更深刻的原因是医疗费用的快速增长引起。昂贵的医疗费用,使政府决策者不得不从治病为主的医疗观转为“防病”为主的医疗观。最近,资深专家统计分析表明:药物治疗在诸多因素中对人体健康的维护作用只占了8%,而身体自我康复能力的维护对人体健康贡献达到50%之多。此外,药害的肆虐也使深受其害的人们不寒而栗。因此,天然保健食品越来越受青睐是必然的。
(4)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水平影响着保健食品的消费量
保健食品的消费量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水平密切相关,一般成正比。从1997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当年中国、美国的人均GDP分别为620和26980美元,保健食品的人均占有量分别为2.92和84.42美元。1997年我国保健食品销售额约300亿元,2000年已达到5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