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直销网:位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园区,汇集首都技术、人才、文化、政策优势。专为各品牌直销商家量身打造, 致力提供最全面、最美观、快速稳定的网络直销平台。已逐渐成为顾客和直销商家值得信赖的服务平台。欢迎直销商家立即入驻,把握先机,赢得直销未来。
中国直销业如何冲破冷遇和非议
发布时间:2014-02-04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直销市场一年的营业额就已经超过100亿元。到了2004年,整个中国直销业的销售额更是突破400亿元人民币大 关。据预测,直销业目前在中国有600亿元人民币的市场空间,中国直销市场产值10年后更将有100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惊人规模。然而,从直销进入中国到 今天,尽管中国直销业终于获得了一个合法的身份,商务部直销行业管理信息系统也在不断更新中国直销公司排名名单?,但时至今日,外界对直销业的冷观、嘲弄、指责甚至打压依然没有停止。在直销行业,不管企业的市场做得有多大,取得了怎样的突出成就,中国直销企业也很难得到社会完全的认可和尊重,仍然会有正面和负面的各种信息。
按理说,商业社会中各行各业是没有高贵卑贱之分的,那为什么直销业在中国会受到如此的冷遇和非议呢?归根结底,是中国直销业的公众形象依然存在问题。
混乱是直销业必经之路直销刚进入中国市场不久时,民间就流传着一句话:防火防盗防传销。很多人都不明白直销与传销的区别,只能误把直销当传销。“三防”极大地反映出直销业在国人心目中的形象是何其混乱,国人对直销行业的抵触情绪与戒备心理又是何其强烈。
直销是一种国际流行的销售方式,其合理性和科学性在国际上早已被肯定,岂料到了中国却“水土不服”,以至于形象大损,令人无法接受。难道直销业真的 不适合中国市场吗?其实不然。20世纪70年代,美国直销业发生了一件影响深远的事件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起诉安利公司,理由是安利公司采用非法手段经 销其产品。由于安利身居美国直销业老大的地位,因此这一事件使得直销行业整体的合法性在美国受到了广泛质疑。这场官司打到1979年安利公司终于胜诉,直 销业的合法地位才得以明确承认,其权益也由此受到相应的保护。
无独有偶,韩国早期的直销业更加艰难。政府几乎是完全杜绝直销行为,并严厉打击从业人员,但如今,韩国具备着全世界最完备的直销法律,整个直销行业发展得有条不紊。
不难看出,在今天直销非常成熟的国家里,直销业的发展也曾遭受不同程度的艰难险阻,何况在中国这样一个直销历史非常短暂的国家,一时的混乱在所难 免。因此,虽然现阶段中国的直销业就像当初的市场经济一样被人质疑,但在不久的将来,随着人们对直销认识的加深,直销自然会“沉冤得雪”并被公众所接受。 越来越多的人将会参与到直销行业中,直销人的地位也会越来越高,中国直销公司将会积极的推动中国直销发展。
诚信危机是直销业最大软肋解铃还须系铃人。在人们接受直销之前,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打消人们对直销业的偏见。之前由于直销业混乱的公众形象导致人们对直销产生了严重的抵触心理,而今要重新博得公众对直销的重视与信任,最好的办法则是提升该行业的公众形象。
2005月2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直销管理条例》对挽救直销业的公众形象无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条例》实施后,抬高了行业准入的门槛。在“高 门槛”的管制下,一方面,只有具备相当实力和在正规渠道上经营的直销企业才能生存下来;另一方面,直销人员的素质必须相应提高。当中国直销企业与从业人员 的素质都得以提升时,直销业的公众形象能否有所改善就不言而喻了。
除了上述政府施加的强制策略――“门槛管制”,直销业更应该自发地、主动地采取措施来提高自身公众形象,比如培养讲诚信的好品质。诚信问题一直以来 都是中国直销业最大的软肋,也是人们不接受直销的最重要原因之一。直销公司排名中的各个直销企业只有树立讲诚信的行业形象,直销业才能最大限度地告别不良 口碑,进而和谐健康地发展下去。
在一个商品经济发展尚不成熟的社会里,媒体对一个行业的形象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对于直销业,真可谓是成也媒体,败也媒体。国内大部分主流媒体对直 销的报道基本上都是负面报道多于正面报道。在媒体负面报道的灌输下,人们对直销业认识最深的莫过于“欺骗”、“混乱”等不良形象,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媒体 把直销业“妖魔化”了。这个不难理解,举个类似的例子:当初人们心目中的医生是白衣天使,而如今,在媒体不断曝光医生“收红包”、“赚黑心钱”之后,人们 对医生一贯持有的崇敬心理开始动摇了,医生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和公信力也随之下降。因此,直销业良好的公众形象与媒体的客观报道也密切相关。
高级人才往往能给一个行业的整体形象加分不少,比如职业经理人。 IT业是一个不乏优秀职业经理人的行业,因此在世人眼中,IT业是很高端、时尚、主流的行业,并备受肯定与尊重。在国外,直销业正涌现出一大批职业经理 人,行业运作逐渐步入正轨,操作手段和市场也日益透明化,所以国外直销业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和追捧。而中国直销业目前专业的职业经理人还寥寥可数,难免 给公众留下“跟不上国际潮流”等落后形象,而被世人认为是“很难进入主流商业社会”就更不足为怪了。不过有争议的事情才可能有价值,如果什么都有了,人人 都认可了,这个行业已经很规范了,那你留给你做的还有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