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销网:位于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园区,汇集首都技术、人才、文化、政策优势。专为各品牌直销商家量身打造, 致力提供最全面、最美观、快速稳定的网络直销平台。已逐渐成为顾客和直销商家值得信赖的服务平台。欢迎直销商家立即入驻,把握先机,赢得直销未来。
那些养肝的肉们
发布时间:2014-05-16
俗话说:吃啥补啥。这句大白话渗透着中医“以形补形”的观点,食用某些肉类食品,对我们的肝可以起到一定的调养作用。
【羊肝】
看家本领:益血,补肝,明目,萎黄补品
羊肝是古人用于治夜盲症的首选食材,其中又以青羊肝为最佳,以其色青应肝,补肝的作用更好。羊肝味甘苦,性凉,滋补肝血的同时还能清退血亏引起的虚热,补而不滞。现代营养学分析表明,羊肝内富含铁质,有助血红蛋白的生成,红润气色;同时还富有维生素A,这正是它能防治夜盲症和视力减退,缓解多种眼疾的秘密所在。挑选羊肝也有学问,公羊肝为鲜红色,母羊肝则发黄,公羊肝的补益作用更好。
羊肝方:补血,治虚劳。羊肝一具(细切),羊脊膂肉一条(细切),陈酒曲末45克,枸杞75克。先以水2400毫升,煮枸杞取汁1800毫升,去渣滓,重新煮沸后,放入肝、肉、曲末,并下葱和豆豉汁调和,渐渐煎如稠糖,分作三服,早晨起床、中午和晚上临睡前空腹食用。(《圣济总录》)
【乌骨鸡】
看家本领:补肝肾,退虚热,益气血佳品
乌骨鸡,俗称乌鸡,以白丝羽乌骨鸡为最佳品种,体型较小,毛白,皮、肉、骨和嘴皆乌。这种鸡是鸡类中性子最静的,不带有火气,能补益肝肾之血。功专养阴退热,对于气血大亏,出现虚热、消瘦、经血崩漏、白带淋漓的妇人,尤为有功。妇科经典方“乌鸡白凤丸”正是以乌鸡为主药制成的。
生地乌鸡煲:养血扶肝,治积劳虚损或大病后难以康复,盗汗不止。乌雌鸡一头,去毛和肠肚,取生地250克,饴糖400毫升,纳入鸡腹内,绑紧,用可密封的铜器盛好,蒸五升米久(约2小时),停火后稍放片刻再取出。食肉饮汁,勿粘盐。每月吃1次,连吃3个月。(《姚僧坦集验方》)
乌雌鸡羹:祛风湿,止骨中痛,不能踏地。乌雌鸡一只煮熟,以豆豉汁、姜、椒、葱、酱调羹,空腹食。(《圣惠方》)
【猪肝】
看家本领:养肝,明目,补血食品
猪肝味甘苦,性温,能补肝,养血,明目。因为比羊肝更为常见,猪肝在过去常被用来代替羊肝,治疗肝虚所致的夜盲症。
中年女子在经历生产和育儿阶段后,常常会因为劳累、血虚,遇到面色萎黄、气色不佳、力不胜心的烦恼,猪肝和菠菜、莲藕、胡萝卜、红苋菜等蔬菜一同烹食,能很好地养肝补血。
猪肝羹:治肝脏虚弱,远视无力。猪肝一具(细切,剔去筋膜),葱白一把(去须,切末),鸡蛋三枚。猪肝和葱白同入先煮好的豆豉汁中煮,快熟的时候,将鸡蛋打破放入汤中。(《圣惠方》)
猪肝红米粥:治产后乳汁不下。猪肝一具(细切,剔去筋膜),红米(胭脂米最佳,也可用紫米代),加葱白、豆豉、盐和黄豆一同煮粥食用。(《食医心镜》)
【墨鱼】
看家本领:健脾,益肝肾,妇儿佳品
我国有四大海产:大黄鱼,小黄鱼,带鱼和墨鱼,这其中,墨鱼是药用价值最丰的一个:墨囊和骨头都能入药,中药“海螵蛸”便是用墨鱼的脊骨制成的。墨鱼本身也是药食两用的美食,它味咸,性平,入肝、肾经,明代医家李时珍称墨鱼为“血分药”,是治疗女子贫血的良药。而且,墨鱼在养血的同时兼能通调经脉,有通经、催乳、调经、止带、利水肿、散湿痹的作用。
墨鱼黄豆炖猪蹄:补益气血,催化乳汁。猪前蹄1对、干黄豆100克、墨鱼干3条,调料(盐2克、姜1大块、葱1根、米酒20克、油5克)。猪蹄去毛洗净切大片,干黄豆提前用清水浸泡1个小时,墨鱼干剪细条,提前用温水浸泡至软:锅里放入清水和猪蹄,煮开,焯去血沫,猪蹄清水再洗净;把焯好的猪蹄和黄豆及姜葱一起放到汤锅里,开大火煮沸;炒锅烧热,倒油,爆炒墨鱼,倒入米酒和姜丝去腥提香;最后将爆好的墨鱼放至猪蹄黄豆汤中,大火滚开调小火熬煮2个小时。
墨鱼通经汤:健脾通经,疗妇女闭经。墨鱼120克,桃仁15克,放锅内,加姜、葱、盐、水适量,炖至墨鱼熟透即可。连食3~5日。
【蚌肉】
看家本领:清热滋阴,养肝凉血,明目佳品
蚌栖息于风浪较平静的海湾中,肉质鲜嫩,味甘咸,性寒,最善清肝热。在两广地区,蚌粥是广受欢迎的粥品。河湾、海湾边的人家,每逢夏天,有了目赤、火热不适,都会相约去浅滩边“摸蚌”,摸回大半桶,清水养一夜,就可以煮清肝明目的蚌粥了,滋味鲜美,又有确切的功效。《本草拾遗》中还记载了它的一个补益功用:“主妇人劳损下血,明目,除湿,止消渴。”但蚌肉性寒,多食会使中焦积寒,外感没好的人,脾虚大便不成形的人,都要忌食蚌肉。
米酒炒鲜蚌:和血,除湿,滋阴,适用于妇女体虚,白带过多及月经期出血过多。蚌肉150克,洗净,花生油适量烧热,放蚌肉煎炒,加米酒2~3汤匙、姜汁1汤匙、清水适量同煮,用食盐少许调味,食蚌肉饮汤。(《中国食疗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