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微信: zxiaocom

加载中...

☏业务合作,微信40930845

商家入驻 在线咨询
当前位置: 赢在直销网 > 行业动态 > 爱的传承与接力——尊老爱幼,新时代人在行动
想了解更多直销资讯,尽在赢在直销网
文章详情页广告

爱的传承与接力——尊老爱幼,新时代人在行动

发布时间:2014-05-23

如果说老人是岁月的积淀,孩子是未来的希望,一老一幼间,撑起了绵延不断的历史长河。呵护老人和孩子,就是呵护人类自身发展的经脉与灵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两千多年前,一代儒家宗师孟子用寥寥数字凝练了尊老爱幼的内涵与意义,为后人树立起了善待老人和孩子的行为准则与道德标准。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大力倡导者与践行者,新时代人在尊老爱幼的道路上一路前行,以“润物细无声”的实际行动,不断传承爱、接力爱,为老人和孩子撑起一片碧海蓝天。

老吾老——一脉相承的品质与力量
  南岳衡山,素有“寿岳”之称,拥有世界上最大、印刻“寿”字最多的大鼎——中华万寿大鼎,是海内外众多游客祈福求寿、朝拜游览的圣地。2013年5月17日,在衡山万寿大鼎前的广场上出现了一个特殊的“寿”字,这一“寿”字是由四百余名新时代人排列组合而成,新时代人以这一特殊的仪式为天下老人祈福,祝愿天下老人健康长寿、幸福平安。
  可以说,这一幕是公司多年来大力弘扬中华传统孝文化的成果,也是新时代人始终践行“孝亲敬老”理念的生动体现。在新时代,“孝亲敬老”是公司自上而下传承的一种品质与力量,是新时代人融入血脉的精神与习惯。在公司孝文化的倡导下,涌现出许多“孝亲敬老”的楷模,出现了许多感动人心的事迹。


百善“孝”为先
  曾荣获“新时代八德”奖的刘美英和李秀霞是“孝顺”的典型代表。北京新时代人刘美英的养母已经年近百岁,依然身体健康、精神饱满,这一切源自于刘美英的悉心照顾。虽然只是养母,并未有血缘关系,刘美英却将“孝”做到了极致。为更好地照顾母亲,刘美英曾放弃出国交流的机会,与母亲相守相伴70余年。黑龙江新时代人李秀霞面对丈夫瘫痪、女儿生病的生活窘境,依然不放弃身患重病的母亲,四处寻医问药,长期耐心照料,最终收获了母亲的健康和家人的幸福。他们用自身的高尚德行,完美地阐述了“新时代八德”的无穷魅力,让家庭的真情与温暖洋溢人间。
“孝”,强大的正能量
  新时代人俞桂平,一个土生土长的浙江省东阳市虎鹿镇群力村人,虽已离开家乡外出拼搏生活二十余年,但她每次回去,村里的左邻右舍、亲人朋友都会不约而同地聚到村里的祠堂等待她的到来。她是家乡远近闻名的“好人”。
  俞桂平做好事很“早”。早在1988年,年仅26岁的俞桂平就做了一件令人肃然起敬的事——赡养一位跟她毫无血缘关系的孤寡老人。这位老人无亲无故,身体孱弱,晚年生活凄惨。俞桂平了解情况后,毅然把这位老人接回自己家,并主动承担起赡养老人的义务,一坚持就是15年。15年来,俞桂平像孝顺亲生父母一样照顾老人,即使后来因事业发展离开家乡移居杭州,在老人不愿背井离乡去杭州的情况下,她依然没有放弃对老人的照顾,不仅安排老人住在自己老家的房子里,而且坚持每个月定期回去看望老人,给老人近两千元的生活费,为老人添置生活用品,陪老人聊聊天、说说话,满足老人情感上的需求。这种无私的照顾一直持续到老人终老,悲痛万分的俞桂平还为老人操办了隆重的葬礼,送老人走完了最后一程。
  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俞桂平做好事,一做就是一辈子。几十年来,俞桂平每次回老家,都会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带去许多礼物,吃的、用的、玩的,应有尽有。老年协会里的电视机、麻将桌、象棋、球拍、锣鼓等许多娱乐器材,都是俞桂平买的。“她为人特别低调,做好事从不犹豫,也不跟别人炫耀。村里修公路、修祠堂,俞桂平捐了好几万,我都是事后听别人说的。”浙江新时代人基芳是俞桂平的闺蜜,却对她做的很多好事都不知晓。
  在俞桂平家里工作、生活十几年的保姆阿姨不幸患了脑中风住进医院,俞桂平不仅承担起了阿姨全部的医疗费用,还每天去医院照料阿姨。阿姨出院后整个下半身不能动弹,俞桂平把她接回家,用心照顾,并让她坚持吃国珍松花粉、松花钙奶粉等营养保健品。在俞桂平和全家人的悉心照顾下,保姆阿姨的身体逐渐恢复,现在已经能在别人的搀扶下走路了。这件事在俞桂平生活的小区里口口相传,俞桂平不经意间成了小区里的“名人”。
  俞桂平不计回报帮助他人的善举,感染了很多新时代人。“俞大姐是我们的人生导师,和她一起从事新时代事业,我们学到了很多,也进步得很快。”在她的带动下,新时代伙伴们经常结伴慰问贫困孤寡老人,力所能及地帮助老人,并将尊敬爱护老人形成一种习惯。也正因此,俞桂平和伙伴们异常温暖团结,他们之间始终萦绕着感恩、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这种心怀感恩、充满爱的氛围也赢得了客户广泛的信赖与支持。短短几年,俞桂平和伙伴们就走上了韩国济州岛卓越领导人表彰大会的领奖台,硕果累累,成绩斐然。
“孝”,让家庭与团队更温暖
  为更广泛地弘扬“孝”文化,让更多老年人享受幸福快乐的晚年生活,新时代人走在了倡导传播“孝”文化的前列。中国人表达爱的方式相对含蓄内敛,尤其对自己的父母、家人,这种爱的表达更加缺乏。为了增进大家与父母、与家人间的感情,让家庭更温馨,许多新时代人勇敢地表达爱,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和家人,四川新时代人陶炳安和他的伙伴们就是其中的代表。
  四川新时代人丽红是个孝顺女儿,这种孝顺不仅体现在对自己父母、更体现在与婆婆和谐融洽的关系上。丽红与婆婆感情非常好,但从来没有向婆婆表达自己的感激与谢意。在其他伙伴的鼓励下,丽红在母亲节那天做了丰盛的晚餐,并亲自为婆婆洗脚,表达了浓浓的爱与感激,令婆婆潸然泪下。另一位四川新时代人红琼的儿子11岁了,正是淘气的年纪,当看到妈妈亲自为姥姥洗脚时,他也端来了水盆,为外公和妈妈洗脚。本来淘气的儿子变得懂事了,对长辈也更加关心照顾了,这就是言传身教的力量。
  多年来,四川新时代人陶炳安和伙伴们共同努力,将“爱的表达”传递到上千个家庭——表彰会上,受表彰的伙伴们和父母一起登上舞台,与父母共同享受胜利的喜悦与荣耀;《弟子规》是每次培训会诵读的必要内容;常年奔波的他们只要一回到家,就积极地做家务,为父母按按摩,用真切的言行表达对父母家人的爱意;闲暇时间,带父母一起踏青、外出旅游,让父母的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点点滴滴的爱感染着父母,影响着家庭氛围,家人间的抱怨少了,支持与理解多了,感情更深厚了。为业务拓展经常早出晚归,家里的事很少操心,家人没有抱怨;过年了,本该是全家团圆的日子,外出活动无法团聚,家人也鼓励理解;经常去外地出差,一去就是好多天,家人全力支持……“孝亲、感恩的文化氛围,让我们新时代人更加团结,家人对我们的事业也更加支持,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感觉更幸福,更有力量!”作为团队“孝”文化的主推者,陶炳安对这种改变有着真切的感受。

“孝”,精神与力量的传承
  多年来,公司始终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八德作为企业文化之一,通过印刷《孝经》、《弟子规》教材,举办新时代文化大课堂等方式不遗余力地在全国各地广泛传播,影响人数达上百万。每逢重阳节来临之际,公司都会在北京国子监举行隆重“孝亲敬老”活动,新时代人向长辈行跪拜礼,敬菊花茶,献重阳糕,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表达对长辈的敬爱之情。今年,公司还与北京电视台达成战略合作,全新开播《国珍 咱爸咱妈的美好时代》、《国珍 百岁全说》两档电视节目,搭建“孝亲敬老”的高端宣传平台。全国各地的新时代人也经常前往老人院,关爱照顾贫困、孤寡老人,举办形式多样的敬老活动。

  不论是“八德”文化的坚定倡导,还是重阳节隆重的敬老礼仪;不论是全国各地丰富多彩的敬老慰问活动,还是文化大课堂、电视节目等宣传平台的有效传播,“孝亲敬老”已深深篆刻在新时代人的心中,成为他们生活的习惯与支撑,成为团结一致、开拓进取的力量源泉。在“孝亲敬老”旗帜的引领下,新时代人付出爱,收获爱,将拥有越来越多的快乐与幸福。

幼吾幼——“六一”儿童节的特殊关爱
  孩子,有着天使般的可爱和纯真,有着令人蓬勃向上的朝气。然而蓝天下却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虽然有眼,却看不见精彩纷呈的大千世界;他们虽然有耳,却听不到父母亲人在耳边的呼唤;他们虽然有脑,却理不清纷繁复杂的社会经纬;纵使他们也渴望生命的华彩,却因残疾和贫困被束缚和限制了人生的绽放……
  六月,是属于孩子们的季节,为了让这群特殊的孩子也能和其他儿童一样享受幸福的童年时光,受到更多的关注和爱护,新时代人在今年“六一”儿童节期间,再次来到孩子们中间,为他们送去温暖和关爱,让爱与被爱的种子在幼小的心灵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无声世界的关爱
  5月29日,迎着灿烂的朝阳,伴着清脆的铃声,在山西省规模最大的一所聋人接受技术和文化教育专业学校——太原市聋人学校里,60余名新时代人端坐在多媒体教室里,认真地跟随老师学习简单的手语,和聪明可爱的低年级孩子们进行一对一的互动和交流。第一次见面,为了更好地沟通,有些新时代人拿出了笔,工工整整地在纸上写道:“你叫什么名字?你上几年级了?……”他们或用简单的手势,或用刚刚学到的手语对身边的孩子们说出:“好好学习,别急,慢慢来,我相信你,你是最棒的,我为你感到自豪,加油!”孩子们也都认真用笔介绍自己的情况。随着彼此的相互了解,不一会儿,孩子们和新时代人便熟识起来,有说有笑,像认识许久的好朋友一样。大家还自发组合进行了“你来比划我来猜”的互动游戏,孩子们与新时代人配合默契,一时间,教室里笑声不断、其乐融融。
  太原市聋人学校二年纪学生潘妙今年8岁了,家里条件比较拮据,为了照顾她,父母被迫放弃原有的工作,租房子在学校附近打工,生活十分艰苦。在了解到还有部分聋哑儿童生活比较贫困,山西新时代人当即决定向小潘妙和其他六名家庭困难的聋哑孩子资助每人一学期一千元的生活费,并将继续关心孩子的成长。在《感恩的心》的音乐声中,新时代人进行了现场募捐,共捐款近1.7万元,善款将用于学校日常建设和活动支出,新时代人为改善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条件献出了自己的一份爱心。

让智障“孩子”的生活充满爱
  除了聋哑儿童,还有另一群“孩子”也同样让新时代人牵肠挂肚。早在2012年3月,宁夏新时代人就将目光投向了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当中最大的36岁,最小的近10岁,但因智力发育较晚,都被称为“孩子”。因患有不同程度的智力残疾和精神疾病,他们汇集到位于银川市兴庆区上前城的红太阳爱心园。这些孩子的父母或有残疾,或不堪重负逃离家庭,再加上给孩子看病的巨大花销,基本上每个家庭的经济条件都很窘迫。这里孩子们的生活一成不变,每日只能由老师带着在小区里跑跑步,锻炼锻炼,其余时间,只能呆在屋里看看书、学点手工。
  宁夏新时代人一直默默关注这些爱心园里的孩子,为了让他们的生活更加富有色彩,两年来,他们多次看望这里的孩子们,累计捐资万余元,帮助和改善孩子们的生活。“娟娟,乐乐,龙龙,杨杨……”,宁夏新时代人对他们的情况如数家珍,早已成为一家人。
  今年“六一”,宁夏新时代人再次来到这里,与孩子们一起用“爱心珠”穿出五彩缤纷的项链,用画笔绘出内心世界,和他们一起载歌载舞尽情欢度节日。新时代人带来了价值六千余元的国珍松花钙奶粉、冷榨亚麻籽油,竹珍竹纤维毛巾、牙膏、洗发水等爱心产品和书包、笔、本等文具,送去了祝福与关爱。

关爱儿童——新时代人的责任
  今年“六一”儿童节,和往常一样,全国各地的新时代人为孩子们准备了丰富多彩的礼物。
  北京新时代人带着价值超过2.7万元的学习和生活用品,来到北京昌平国珍希望学校,鼓励孩子们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和老师的谆谆教诲。

   浙江新时代人为浙江台州汇溪镇中心小学善家洋教学点送去了崭新的图书和学习用品,并联合当地相关部门共出资5万元,帮助学校修缮校舍,更换桌椅,购置多媒体教学仪器。
  陕西渭南合阳县国珍希望小学收到了新时代人捐赠的价值5万元的书本、书包、桌椅等学习用品。
  山东新时代人为山东沂源国珍希望小学送来了滑板车、羽毛球拍、新校服、幼儿班电子琴、竹珍竹纤维毛巾、国珍松花能量饼、国珍冷榨亚麻籽油等各种节日礼物,总价值6万余元。
  大家来到孩子们中间,和他们一起演节目、做游戏,了解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和思想愿望,为他们送去贴心的关怀,这就是新时代人实实在在做的,用新时代人的话来说,“陪孩子们度过一个快乐的儿童节,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多年来,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不仅致力于健康服务领域的持续发展,更关心祖国的教育事业。截至目前,新时代人累计斥资数百万元,在老、少、边、穷地区捐建了十余所国珍希望小学,极大改善了贫困地区儿童的学习条件。灾难面前,新时代人也不忘向灾区儿童奉献爱心,“新时代爱心包裹”让灾区孩子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浓浓爱意。为了让少数民族的孩子们学好普通话,新时代人通过销售国珍产品为青海偏远地区少数民族学生募集购买国学教材的善款。新时代人还将爱洒向与病魔抗争的女孩徐娟,为小徐娟捐款治病,让花季女孩重拾对生活的信心,重现美丽的容颜。截至目前,新时代人为孩子们捐赠各类文具、书籍、体育用品、琴类、电脑、电视、多媒体教学工具等累计价值百万余元。在一些贫困地区,新时代人还一对一资助国珍希望小学的学生甚至其家人,为祖国的莘莘学子带来了无限希望。除此之外,新时代健康产业集团还将目光投向西部不发达地区的教育事业,通过北京国珍爱心基金会向中国西部人才开发基金会捐赠300万元人民币,为西部偏远地区的教育和师资培训提供资金支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所有新时代人的责任。新时代人不仅悉心照顾自己年幼的子女,更倡导社会各界人士关爱儿童,让所有的孩子拥有健康、快乐、幸福的童年。

   “老吾老”、“幼吾幼”,看似简单的六个字,凝聚了爱、感恩、奉献、无私等众多优秀品质。数千年来,尊老爱幼作为一种优良的道德传统被历代华夏儿女薪火相传,也成为新时代人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这种精神与品质会随着新时代健康事业的不断发展而发挥出愈来愈强大的力量,为更多的老人和孩子带去感动和温暖。

上一篇:一大国隆事业的五大收入与六大 价值! 下一篇:直销适合我吗?做直销最坏结果?现在是做直销的最佳时机吗?看完你